Andersen_妖九鸦

我有一个故事,只要你一壶酒

《关于“神探夏洛克”》

作为我一生最为敬重甚至也是唯一敬重的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当之无愧是世界侦探小说的代表以及象征。在大多数时间,他甚至可以成为“侦探”概念的代言词。正如话里所说的,“经典永不过时。”
尽管我们必须承认,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福尔摩斯诞生源头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原作在某些地方已经不再具有新鲜感和震撼力。但毫无疑问,它能够为人传唱至今并非毫无理由。而这为福尔摩斯带来的极高地位以及大量的粉丝基础,对现代的创作者来讲,则是无穷的商业潜力。
这就促使了《神探夏洛克》的诞生。
对于原作与影视改编的差异向来是使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将英国演员本尼迪克特所塑造的俗称“卷福”的福尔摩斯形象与原作进行对比也是部分人所乐此不疲的行为。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倘若因此而造成了对后来作品的非难,我认为是不符合福尔摩斯一向所坚信的理性主义的。福尔摩斯曾反对华生在他的传记中加入过多的冒险文学色彩,从这一点上看,神探夏洛克似乎完全颠覆了他的主义,但换一个方向来想,一个向来不在乎名声的纯粹的逻辑学家又怎么会对此感到惊异。
相比起原作,神探夏洛克无疑加入了很多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元素。同时也对原作做出颠覆性的改编,其中不乏开创性的尝试。我想这一点从故事的舞台被搬到21世纪时便已经打出了最直接的信号。就像我之前所说的,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倘若你要用原作的标准去要求他,那必然是一种近乎自虐的行为,无关优劣,只是风格早已迥乎不同。
神探夏洛克里的福尔摩斯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相比起原作究竟又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即使不来问我,也有很多人可以给出不错的答案。因为实在是太过明显。不论是为了让故事更加具有趣味,还是迎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挑战。魔法特都需要做出颠覆,尤其是在1984年杰里米·布雷特已经为传统的福尔摩斯形象交上一份最满意的答卷之后——经典不会过时,但如果一直依赖经典,就是故步自封。
我得先承认,我主观上是有些不喜欢“卷福“这一形象的——因为他不够完美,全然不及原作的福尔摩斯那般值得让我敬重且崇拜。而倘使卷福与他毫无干系也就算了。偏偏不论我如何自我暗示,也还是会下意识地将两个形象放在一起对比,基于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于后者有所不满是我无法避免的感性。
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这部作品,甚至可以说,神探夏洛克在传统福尔摩斯形象与当代文化的接轨和融合上做到了很好的过度。虽然其中也不乏商业化因素而导致的瑕疵(迎合性的腐向暗示),但大多数地方还是做到了不错的处理。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福尔摩斯的不完美。
这很矛盾,是的,我一面无法接受福尔摩斯的不完美,一面又认可这样的改动是合适的。一个更加情绪化的福尔摩斯,带着偏激的思维和幼稚的性格,超高的智商取代逻辑与理性成为了代名词……此类种种,即使我用背道而驰也不算过分的改动。却让他慢慢变地丰富起来。即使是我这般带着偏见的人,也不由得时常被他所吸引。
真实,亲切,可爱…我斟酌过很多词语试图用来形容他,但都欠缺了些导向。最后只能评价,这个形象的福尔摩斯的确是个“有趣”的人。他也许没有向我这样的原作信徒还原一个福尔摩斯,但他确确实实写出了一个有趣的福尔摩斯。这是从杰里米·布雷特到本尼迪克特的的改变。如果你要比较哪一位更加符合原作,更加经典,那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在欣赏的过程里,显然并不会拘泥于此。
我并不讨厌改编,至少是不会讨厌那些的确尊重了原作的改编。并且,即使你不喜欢这个福尔摩斯,你也得承认,改编者对于其他配角的用心,是不能够被质疑的,也填补了原作的空白(至少在莫里亚蒂这个人物上,原作寥寥数语将这位犯罪界的拿破仑一笔带过,果真缺少一定的形象丰满性)
没有谁比谁更高大上,我相信这个被我们所热爱的福尔摩斯还有着更大的潜力。也希望他的故事能够被传唱地更久,更远,能够有更多的人知道他,相信他,明白他。了解何为理性,知晓何为逻辑。
他是最伟大的侦探,但不只是最伟大的侦探。


评论(2)

热度(13)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